《論語·鄉黨》:“不多食”。朱熹注:“適可而止,無貪心也?!?/p>
生活在70年代的人都會記得,由于平時沒有好吃的,小孩子在大過年的時候因為貪吃,肚子都會吃撐了,連打嗝都有一股餿味。
多食不化。吃飯如此,做企業、做投資、乃至做人,莫不如此。
愛好佛學的人都知道,經典的佛經如浩瀚的大海一樣,你想窮盡,毫無可能。所以修行的人都知道一句:一門深入,長期熏行。說的直白一點,修行有八萬四千法門,不要過猶不及,精通一門,其他皆通。佛佛道同,法爾如是。
年底了聽朋友們聊天,對過往一年投資做總結的時候,我們總是容易盯著最終的業績看年初決策的對與錯。賺得多的就是對的,賺得少的乃至虧損的好像就是錯誤的選擇。也許你配了五個品種,其中一個賺了80%,其余四個只賺了10%,你也許很后悔為什么沒有全押那個80%的。
如果你是一個投資老手,你或許知道某個基金經理一年的高業績其實是偶然的,今年的金牛明年可能就是滑鐵盧了。
作為投資組合配置,風險控制是第一位的。也許過往一年風險沒有發生,但沒有發生并不代表風險發生的概率就不存在,也許僅僅是運氣好而已。今年運氣好,明年不見得。如果一直依賴運氣好,一直梭哈,總有一把會回到解放前。
所以,配置的核心是適度分散,因為資本市場沒有常勝將軍,這是常識也是鐵律。我們能做到的就是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面,從宏觀的大類資產分散到微觀的風格對沖,東方不亮西方也許會亮。只要地球不爆炸,你就不會回到原形,回到解放前,乃至回到猴。
而要做到這一點,需要有“適可而止”的哲學思考,需要有知足不激進的防守體系,需要在熱騰騰貪婪的心上面澆一盆知足、知止、知敬畏的冷冰冰的水。
在夢想資產萬一如此會翻多少倍的時候,請理性的算一算你的風險敞口有多大,在概率上算一算期望值是正的還是負的。
說得直白一點,你冒了多大的風險才有可能小概率成功。千萬不要冒著殺頭的風險去賺白粉的錢,說不定頭掉了,連白菜的錢都沒有賺到。
在做投資決策的時候,核心是你對風險的關注大,還是對收益的關注大。我們很多人往往只想到收益,但卻不算風險。而扣除風險后的收益才是真正的收益,即使風險沒有發生。
譬如官員受賄100萬,收益并不是正的100萬。一旦東窗事發,那是負的1000萬也不止。
不該拿的錢真的不能拿,不該賺的錢真的不能賺。
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。道理好懂,知行難以統一。
做不到的原因只有一條:貪。
在佛教里,貪、嗔、癡三毒是讓人沉淪于生死輪回的根本,是萬惡之源。修行就是要修去掉貪嗔癡三心。
人的福德是有限的,人的福報也因此是有限的,因為福德是福報的因。
那么,想一想,憑什么你可以一好再好?好到上天?靠什么?
投資如此。那么,我們做企業的,也要同樣控制住貪欲,控制住擴張的貪欲,特別是盲目跨行業擴張的貪欲。
風光一時不重要,活得長才是最重要。恒大,真的不是永遠的大。
慢一點,不要緊;少一點,也不要緊。關鍵,不能死,不能步子大了扯了蛋。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日子肯定不好過。
那么,不要讓靈魂追不上你的腳步,也不要讓你的福德撐不起當下你暫時的輝煌。
當下慢一點,從最終來看,你也許是快的。
當下要得少一點,從最終來看,你也許是得到多的。
如此,見好就收,適可而止,可保平安,可至遠方。
上一篇:動作 ▎堂杰專欄
下一篇:奮斗2022 ▎堂杰專欄
攜手堂杰,做懂你的別墅設計專家
專注別墅大宅裝修設計25年
2400多位別墅業主選擇堂杰
布局長三角十余座城市
在施工地達500多戶
300個國內外合作品牌
200位別墅大宅設計師